胃炎的病因、治療及并發癥

          發布時間:2016-01-05   來源:中華康網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飲食越來越豐富,各種和飲食有關的疾病便悄然來到了我們的身邊,讓人們在享受美味的同時多了幾分顧慮。今天我就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胃炎。胃炎是胃粘膜炎癥的統稱。常見病,可分為急性和慢性兩類。急性胃炎常見的為單純性和糜爛性兩種。前者表現為上腹不適、疼痛、厭食和惡心、嘔吐;后者消化道出血為主要表現,有嘔血和黑糞。急性胃炎分為急性單純性胃炎、急性糜爛性胃炎、急性腐蝕性胃炎和急性化膿性胃炎;慢性胃炎通常又可分為淺表性胃炎、萎縮性胃炎和肥厚性胃炎。

          一.急性胃炎病因

          可由化學因素、物理因素、微生物感染或細菌毒素等引起。此外,精神神經功能障礙,應激狀態或各種因素所致的機體變態反應均可作為內源性刺激因子,引起胃粘膜的急性炎癥損害。

          二.慢性胃炎病因

          現已明確Hp感染為慢性胃炎的最主要的病因,有人將其稱為Hp相關性胃炎。但其他物理性、化學性及生物性有害因素長期反復作用于易感人體也可引起本病。病因持續存在或反復發生即可形成慢性病變。在芬蘭農村用隨機抽樣的方法作胃黏膜檢查,證實慢性萎縮性胃炎是一種慢性進行性病變先有淺表性炎癥最后變為不可逆的萎縮性炎癥。從臨床觀察也有證據說明這一問題。青年人多為淺表性胃炎,老年多為萎縮性胃炎;淺表性胃炎與萎縮性胃炎又常同時存在于同一個病人;另外回顧性胃黏膜活組織檢查也發現一部分淺表性胃炎數年之后可變為萎縮性胃炎目前認為慢性胃炎是由多種因素作用造成。

          幽門螺桿菌感染:1982年Marshall和Warren首先分離出一種微嗜氧,觸酶陽性,具有尿素酶活性的革蘭陰性螺旋菌,3μm×0.5μm大小,呈彎曲狀或S字形一端有2~6根帶鞘鞭毛?;顒有晕秆?5%有此種細菌感染,起初命名為彎曲菌樣微生物(CLO),以后又更名為幽門彎曲菌(pylobacter pylori),1989年根據其生化和形態學特點再次更名為幽門螺桿菌(圖1)。我們通過臨床研究證實Hp在慢性活動性胃炎的檢出率達98%~100%,說明了慢性胃炎,尤其是慢性活動性胃炎與Hp的感染關系密切。1985年Marshall,1987年Morris二人自己作為志愿者口服Hp引起急性胃炎,經抗生素治療痊愈。1987年Lam bert用乳豬成功的建立Hp的胃炎的動物模型至此Hp已基本符合Koch提出的關于病原菌的標準。

          專家指出,慢性胃炎病因醫學臨床尚未完全闡明,一般認為與周圍環境的有害因素及易感體質有關。物理的、化學的、生物性的有害因素長期反復作用于易感人體即可引起本病。慢性胃炎持續反復發生即可形成慢性病變。

          1.長期服用對胃有刺激的藥物、食物及進食粗糙食物或吸煙等。這些因素反復作用于胃粘膜,使其充血水腫。

          2.胃粘膜長期淤血缺氧。如充血性心力衰竭或門脈高壓癥的病人,胃粘膜長期處于淤血、缺氧,引起營養障礙導致胃炎。

          3.急性胃炎如治療不當,遷延不愈可轉變為慢性胃炎。

          4.胃酸缺乏,細菌容易在胃內繁殖,也可造成慢性胃炎。

          5.營養缺乏,內分泌功能障礙、免疫功能異常,可引起慢性胃炎。

          6.消化道彎曲桿菌感染等都可能是慢性胃炎的發病因素。

          7.細菌及其毒素的作用。由于鼻、口腔、咽喉等部位感染病灶的細菌或毒素不斷地被吞入胃內;或胃內缺乏胃酸,細菌易在胃內繁殖,長期作用而引起慢性胃炎。

          8.精神因素。過度的精神刺激、憂郁以及其它精神因素反復作用于大腦皮質,造成大腦皮質功能失調,導致胃壁血管的痙攣性收縮,胃粘膜發生炎癥或潰瘍。

          三、疣狀胃炎的病因

          肉眼下病變呈特征性疣狀隆起,也可呈不整形或長條形,色澤與周圍粘膜相似。病變多分布在胃竇,也可分布在胃體和胃底,常沿皺襞嵴呈鏈狀排列,直徑大約0.5-1.5cm,高0.2-0.5cm。隆起的頂部為臍狀凹陷性糜爛,淡紅色或附有黃色薄苔。組織學上分為糜爛期與修復期。糜爛期組織學特征為上皮變性、壞死和脫落、中性粒細胞浸潤和少量纖維素滲出,有時可見淺表腺體壞死脫落的同時伴有幽門腺或胃體小皮增生。修復期的主要表現這糜爛周圍固有腺、幽門腺或胃小凹上皮增生,有時可見纖維化,再生腺管可出現不同程度的不典型增生。粘膜肌層常明顯增厚并隆起,結構紊亂。

          1.急性胃炎發病急驟,輕者僅有食欲不振、腹痛、惡心、嘔吐;嚴重者可出現嘔血、黑便、脫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紊亂,有細菌感染者常伴有全身中毒癥狀。

          2.慢性胃炎缺乏特異性癥狀,癥狀的輕重與胃黏膜的病變程度并非一致。大多數患者常無明顯癥狀或有不同程度的消化不良癥狀,如上腹隱痛、食欲減退、餐后飽脹、反酸等。

          3.萎縮性胃炎患者可有貧血、消瘦、舌炎、腹瀉等癥狀,個別伴有黏膜糜爛的患者上腹痛較明顯,并可有出血。

          治療

          對幽門螺桿菌有殺滅作用的抗生素有阿莫西林(Amoxicillin)、滅滴靈(甲硝唑)、痢特靈(Furazolidone)、四環素(Tetracycline)、克拉霉素(Cramycin)等。

          臨床上為根除幽門螺桿菌,往往將上述抗生素與其他藥物聯合應用,效果更好。如麗珠得樂+滅滴靈,麗珠胃三聯等。

          如果胃炎按照幽門螺桿菌來治療,久治不愈,說明患者的胃炎是由胃植物神經紊亂引起的,只要調順了支配患者胃腸道的植物神經功能,不管是多么頑固的胃腸病都可以康復!在治療胃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方面有特效作用,一般5天內可以消除失眠、胃痛、胃脹、惡心等癥。

          中西醫結合治療的原則與方法 慢性胃炎是以慢性炎癥為基本病理變化的慢性疾病。由于慢性胃炎的發病率很高,是內科臨床上極為常見的多發病,對人民健康影響較大,且西醫缺乏特殊的有效療法,尤其慢性胃炎呈進行性發展,慢性萎縮性胃炎伴有重度的腸上皮化生和非典型性增生更被認為屬于胃癌前病變,因此,倍受醫務界的重視,近年來,中西醫結合對該病也進行了不少深入的研究取得了長足的發展。

          急性胃炎并發癥較少較輕,慢性可見:

          一、胃出血:慢性胃炎出血并不少見:粘膜萎縮變薄、血管顯露、粗糟食物磨搓、粘膜糜爛出血,以黑便為主要表現,若出血量大時可突然吐血,重者頭暈,心慌、眠黑、大汗、甚至休克等。

          二、貧血:慢性胃炎大量失血后伴有兩種貧血:

          1、巨幼紅細胞貧血,即惡性貧血,患者具有貧血表現,頭暈、乏力、心悸、面色蒼白。

          2、缺鐵性貧血,一是慢性失血所致;二是慢性胃炎患者吃飯少,營養不足引起;三是胃酸缺乏。

          三、胃潰瘍:胃潰瘍與淺表性胃炎、糜爛性胃炎同在,存在明顯的炎癥刺激,胃粘膜萎縮變薄,并發糜爛、潰瘍,應及時進行胃鏡檢查,以免延誤診治。

          四、胃癌前期:慢性胃炎的癌變與胃炎性增生密切有關。有兩種情況的慢性胃炎易癌變:

          1、慢性胃炎伴有惡性貧血者,癌變發生率比其它胃腸病要高出20倍以上,要引起胃腸病患者重視。

          2、萎縮性炎伴腸化及重度不典型增生者。

          以上僅供參考,要是不能確定自己的身體健康,可以到醫院進行檢查,從而明確自己的身體狀況,能夠及早發現的話,就要及早的進行治療,以免耽誤了病情,使病情出現惡化。要是你還有什么不了解的,你可以咨詢一下我們中華康網的在線專家,他們會針對你的問題,給予你想要的回答。

        溫馨提示:以上資料僅供參考,具體情況請免費咨詢在線專家 立即咨詢
        簡述胃炎的臨床表現有哪些 
        對于胃炎這種疾病,相信大家并不會感到陌生吧,畢竟這是一種經常在我們生活中“拋頭露面”、影響我們身體健康的疾病。那么,小編想問一下,大家對胃炎了解多少呢?如果您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杭州市| 会宁县| 疏勒县| 海林市| 南昌市| 乌鲁木齐县| 漯河市| 顺义区| 稻城县| 吉木萨尔县| 汉阴县| 西乌珠穆沁旗| 宜兴市| 常德市| 班戈县| 尼勒克县| 双城市| 武夷山市| 象州县| 江门市| 大渡口区| 比如县| 瓮安县| 凌云县| 烟台市| 同江市| 唐山市| 东丽区| 峨山| 大化| 安陆市| 永康市| 嘉峪关市| 大足县| 曲阳县| 綦江县| 裕民县| 鱼台县| 德令哈市| 阳朔县| 尼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