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澳大利亞學者馬歇爾觀察到胃黏膜中有一種叫幽門螺桿菌的細菌與慢性胃病發病有關,為了證明他的理論,他親自服用了胃潰瘍病人的嘔吐物,最終他也得了胃潰瘍,并成功治愈。這一在我們看來很普通的發現獲得了諾貝爾醫學獎。
時至今日,我們中國老百姓對胃炎胃潰瘍的這一重大發現并不了解。以為單純服用點胃藥胃病就好了。說句題外話,這普通胃病的發現都獲得了諾貝爾醫學獎,那如果有偏方能根治糖尿病、高血壓、癌癥、慢性乙肝,那更加可以獲得諾貝爾醫學獎了,甚至獲得個什么人類終身貢獻獎也不為過,但目前還沒有根治這些疾病的諾貝爾偏方出現。哈爾濱市紅十字中心醫院ICU安翥]
回歸主題,胃炎、胃潰瘍除了幽門螺旋桿菌參與外,當然也有其他原因可以引起,比如自身免疫疾病、長期服用止痛藥物、吸煙、胃十二指腸反流等等,甚至長期抑郁精神緊張也可以引起胃潰瘍。但目前發現最常見的病因,也就是發病率最高的還是由幽門螺旋桿菌引起的。所以下文只針對幽門螺旋桿菌引起的胃病做介紹。
在過去檢測是否有幽門螺旋桿菌還不是很方便,但現在只要做一下呼氣試驗(檢測一下呼出的空氣)就能達到診斷,這也是醫學公認的金標準之一。這項檢測的全稱叫“碳十三呼氣試驗”或“碳十四呼氣試驗”。
如果檢測到幽門螺旋桿菌,那就需要規律的服用根除幽門螺旋桿菌的抗生素治療方案,此外還需配合正常的胃炎胃潰瘍治療。
問題來了,到底是胃炎還是胃潰瘍呢?胃炎和胃潰瘍通過不適感是無法區分的,因為胃屬于內臟器官,感覺神經不發達。所以區別是否有胃病,是胃炎還是胃潰瘍最準確的檢查方法還是做胃鏡。有很多人嫌胃鏡太痛苦,但良藥苦口,準確的檢查又何嘗不是呢?
對于胃炎的治療,根除幽門螺桿菌后,通常短時間的服用抗胃酸分泌藥物及胃粘膜保護劑就能痊愈。而對于胃潰瘍,這治療療程可能需要4到6周,甚至8周。還需要治療后復查胃鏡,以保證痊愈。
對于長期服用止疼藥物的人,有兩個方案預防,一個是服用止疼藥的同時加用保護胃粘膜的藥物,比較經典的就推薦麥滋林。第二個方案是服用“第二代”止疼藥,比較經典的推薦塞來昔布。
胃炎胃潰瘍常常反復發作,其中有與治療不正規,沒有根除幽門螺旋桿菌有關系,也與情緒、精神壓力有關,所以胃不舒服,要調整作息跟情緒,并查一下胃鏡跟呼氣試驗,確診以后針對性的治療,才能保證疾病不再復發。
祝朋友圈親友們牙好、胃好、身體好,吃嘛嘛香,告別幽門螺旋桿菌。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