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骨折過手術內固定或石膏外固定,疼痛等癥狀會逐漸消失,就進入了長達幾個月的骨折愈合期,期間注重康復鍛煉可以加速骨和軟組織的愈合,縮短病程,促進關節(jié)運動功能的恢復和早日重返工作崗位。
盡管各部位骨折后康復鍛煉的方法和注意事項有所不同,但共同點有:
1、CPM機訓練:機器輔助的關節(jié)持續(xù)被動活動,手術中(骨折固定后)直視下測試關節(jié)安全活動的度數,以決定術后CPM機鍛煉的度數。對涉及關節(jié)的骨折尤其需要重視這一步。
2、未固定的關節(jié):等張運動訓練,即肌肉均勻用力收縮使關節(jié)勻速運動。
3、固定的關節(jié):周圍肌肉等長收縮訓練,即肌肉收縮、張力增加,但關節(jié)不產生運動。
4、關節(jié)的無負荷活動:涉及關節(jié)面的骨折,經過3~4周的固定,如果骨折穩(wěn)定,可臨時取下外固定物,做關節(jié)無負荷(下肢不負重、上肢不攜物)下的主動運動,以盡早恢復關節(jié)的功能。
5、健側肢體:需要堅持每日訓練,促進心肺等全身功能改善。
注意點:
1、無痛原則:任何功能鍛煉必須保證骨折處沒有疼痛,否則就是鍛煉過度,容易使骨折移位、固定失敗。
2、自我控制、循序漸進:骨折后的功能鍛煉是患者本人的主動鍛煉,需循序漸進、持之以恒,不能奢望“一步到位”而讓別人使勁掰動你的關節(jié),那樣非常危險,很容易掰斷剛剛愈合的骨折。
3、避免增加不良應力:功能鍛煉時不能增加骨折端的旋轉、剪切、成角等不良應力,如上肢肱骨骨折內固定后不能做上舉脫衣的動作,因為衣袖帶著前臂旋轉就會在骨折端產生剪切應力導致螺釘松動、脫落等并發(fā)癥,所以功能鍛煉時對旋轉的控制非常重要。
4、誰能夠給你安全、正確的指導:只有主刀醫(yī)生知道你骨折固定牢靠的程度,從而能夠正確指導您掌握鍛煉的力度,進行既安全又積極的功能鍛煉;
5、重點部位:膝關節(jié)、肩關節(jié)、肘關節(jié)、掌指關節(jié)容易僵硬,尤其需要重視,而髖關節(jié)鍛煉的原則是“早活動、晚負重”。
通過以上介紹,我們對骨折又了有更深刻的認識,其實,任何一種骨科疾病都不像我們想象得那么可怕,只要我們正確對待病情,找到恰當的治療方法,用持之以恒的態(tài)度來對待疾病,都會得到很好的治療效果的。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