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寶善教授論保膽專題【轉發】

          發布時間:2015-12-14   來源:中華康網   

          

          膽囊是人體十分重要的消化器官和免疫器官,并且具有調節肝內外
        膽管內的壓力和維持膽管內流體力學的平衡的作用,故在人體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并非人們認為的僅僅是一個能盛裝膽汁的簡單袋囊,有它可以貯存些膽汁,無它膽汁照樣排至十二指腸腸腔參加消化,這是一個極大的誤區!那么,膽囊究竟有那些重要功能呢?晉中市第二人民醫院普外科張旺虎
        一.消化功能:
        就目前所知,膽囊至少具有儲存、濃縮、收縮和分泌功能。當然還具有復雜的化學功能和免疫功能。但就消化功能而言,膽囊具有重要的調節作用。
        肝臟每天由肝細胞分泌膽汁800-1000毫升,如此多的膽汁是膽囊無法容納的,但膽囊具有特殊的濃縮功能,能將原始稀薄膽汁中的水分回吸,濃縮膽汁為肝膽汁的30倍。濃縮后的膽汁留做進食高脂肪餐時,方才受迷走神經和體液(膽囊收縮素)的雙重支配使膽囊收縮,從而排入腸道參加消化。小小的膽囊具有重要的調節消化功能,十分絕妙。膽囊在進餐時就排膽汁,吃高脂肪高蛋白飲食時就多排,吃素食時就少排放,不進餐就不排。膽囊如果已被切除,此時肝膽汁由肝內排出無處可存,不管人體是否需要,只好持續不斷的排入腸道,白白丟掉,從而引起一系列的病理生理改變;待到赴宴進食膏粱厚味之時,急需大量膽汁幫助消化時,可惜此時體內膽囊缺如已無應答,更無“富余膽汁”相助,身體只好耐受消化不良,腹脹腹瀉之苦。甚至連一點油肉葷菜不能進食,若勉強進食高脂厚味,則常常發生腹脹腹瀉,甚至發生脂肪瀉的癥狀,成為內科極為難治的疑難雜癥了。

        二.返流性胃炎和食道炎。
        如上所述,膽囊具有貯存膽汁和收縮功能,能夠有效的巧妙的控制膽囊根據進食情況排泄膽汁。也即在進食時排泄膽汁,十二指腸球部和降部有膽汁,不進食時很少排泄膽汁,也即十二指腸球部和降部腸腔內很少有膽汁,也即發生膽汁返流的可能性很小。當膽囊被切除時,在24小時內膽汁持續不斷的排泄膽汁,也即24小時內十二指腸腸腔內持續不斷的存有膽汁;當幽門關閉異常時,膽汁極易返流進入胃內,導致極難醫治的“返流性胃炎”“返流性食管炎”;給病人造成很大的痛苦。這種疾病的原因大部是由膽囊切除引起,成為消化內科臨床的另一頑疾雜癥。
        三.膽囊在調節膽管內壓力方面的作用。
        膽囊的另一重要功能是調節膽管內壓力平衡作用,當肝內每天制造800-1000cc的膽汁持續不斷的排入膽囊和肝外膽道,并維持一定的壓力,此時膽囊調節是一個重要因素。在肝內外膽管壓力增高時膽囊可以容納和濃縮較多的膽汁,維持膽道內正常壓力平衡。當膽囊被切除后,調節壓力平衡作用消失,然而肝臟分泌出的膽汁不會減少,反而全部膽汁每日必須經Oddi’s開口排入十二指腸腔內,此時方感到開口狹窄,排泄不暢。日久天長就必然發生CBD代償性擴張病變。擴張的CBD常使鳥嘴狀的末端變為圓頓形狀,此時急于要排出的膽汁流向變成渦流,呈漩渦狀,后者是形成膽石的重要學說之一渦流學說。此種現象極易形成膽總管結石。臨床實踐也證明了這一點。人們在接待急性梗阻性黃疸病人時常常見到有膽囊切除的病史。北京大學第一醫院795例膽總管結石病例中(經ERCP和EPT證實),切除膽囊病例組明顯高于未切除膽囊組(425:370)
        具有明顯的統計學意義。因此,膽囊切除后常使膽總管發生代償性擴張和膽總管結石發病率增高
        同樣,由于膽囊具有調節膽道內部壓力的重要作用,失去膽囊器官的病人,膽道內壓力失去平衡,壓力增大,Oddi括約肌失去了膽囊的有規律的壓力調節,發生調節紊亂,形成了膽囊切除術后綜合征。
        四.膽囊具有重要的分泌,化學和免疫功能。
        膽囊不僅具有貯存,濃縮和收縮功能;而且還有分泌和免疫功能。膽囊每天可分泌20毫升的白色液體,據科學實驗,此種液體乃由膽囊粘膜固有層分泌的免疫球蛋白(IgA).而且膽囊內IgA的濃度遠遠高于血液,具有保護腸道粘膜不受(次級膽酸等)侵犯的作用。
        膽囊粘膜具有分泌IgA抗體的功能,膽囊成為腸道Ig的主要供給來源,因而是具有保護性抗體的主要器官,這對于膽道系統的免疫防御具有重要意義。
        正常人膽汁中存在著免疫球蛋白(immuoglobulin,Ig),該物質的作用為:
        1,缺少Ig物質可以引起小腸防御功能缺陷,出現感染性腹瀉,感染性腹水以及消化道來源的敗血癥。
        2.對膽道系統的保護作用。Ig在膽汁中的主要作用是清除抗原,保護膽道粘膜。
        Morvay通過動物實驗指出:次級膽汁酸能直接增高動物結腸癌的發生率;
        究竟膽囊切除術后為何易患結腸癌?Vernivk等認為:乃由次級膽酸論提示。次級膽酸能使結腸粘膜細胞有絲分裂增強,容易引起結腸癌變。又因近端結腸內的次級膽酸濃度較高且右半結腸對次級膽酸的吸收大于左半結腸,故膽囊切除術后癌種好發于右半結腸。其病理生理的改變主要為:①。次級膽酸的由來:肝膽管分泌出的膽酸為初級膽酸,進入腸道后與細菌接觸變為次級膽酸。②。膽囊切除術后膽囊功能喪失,不能控制膽汁的排泄和在腸道的停留時間;因而初級膽酸24小時持續不斷的流入腸道并與細菌接觸,產生大量次級膽酸,無疑增加了結腸癌變的危險性。
        近年來,許多歐洲學者發現一種現象和疑惑,即患結腸癌的病例中,發現不少病例都有膽囊切除的病史,Moorehead對100例60歲以上的切膽與100例不切膽病例分析,發現患結腸癌者分別為12:3,十分驚訝。
        然而,在膽囊功能正常時膽汁只發生在進食時排入腸道,空腹時腸道內并無較多的膽汁常在,顯然初級膽酸與細菌接觸的機會很少,因而產生次級膽酸的量很少,加之正常膽囊的存在,膽汁中存有大量的Ig,保護腸道粘膜不受外來抗原和次級膽酸的侵害,當然就減低了結腸癌變的可能性。故北歐的研究結腸癌的醫生大聲疾呼不要隨便切除膽囊的忠告是極為有道理了。

         
        溫馨提示:以上資料僅供參考,具體情況請免費咨詢在線專家 立即咨詢
        認識膽汁反流性胃炎 
        膽汁反流性胃炎亦稱堿性反流性胃炎,是指由幽門括約肌功能失調或行降低幽門功能的手術等原因造成含有膽汁、胰液等十二指腸內容物流入胃,使胃黏膜產生炎癥、糜爛和出血等,...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乌| 商城县| 昌邑市| 和硕县| 隆化县| 大同县| 宜阳县| 师宗县| 米脂县| 温泉县| 宜兰市| 大理市| 定结县| 高邮市| 塘沽区| 社会| 南投县| 噶尔县| 湘潭县| 嘉鱼县| 临汾市| 曲松县| 莲花县| 高清| 北流市| 依兰县| 清原| 江陵县| 漾濞| 古田县| 堆龙德庆县| 封开县| 马公市| 滨海县| 宜春市| 明光市| 娱乐| 二手房| 若羌县| 延庆县| 达尔|